孕前檢查項目都有哪些??什麼時候檢查?懷孕看上去是一種自然現象,但是影響因素很多。現在都講求優生優育,生孩子就希望生個聰明健康的,將來不辜負自己的期望又讓自己省心,可不能馬馬虎虎瞎湊合。
根據WebMD的報導,那麼,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:那就是做孕前檢查,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。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孕前檢查項目吧!
孕前要思考的問題
1、難懷孕的問題
現在很多女性不能順利懷孕,有女性的原因也有男性的原因。
女性難懷孕的主因
- 輸卵管不通
- 子宮問題
- 卵巢問題
- 宮頸問題
- 性激素問題
- 體脂不達標
男性難懷孕的主因
- 精子質量問題
- 性功能障礙
所以男女雙方都要進行檢查。
2、胎停的問題
胎停除了是胎兒染色體異常及環境因素外,主要是媽媽身體的原因。
孕媽媽在孕期出現心臟病、腎臟病、高血壓、妊娠糖尿病等疾病,會使胎兒生長發育受限,引起胎停。
所以,這些疾病一定在孕前就要排除。
3、大齡懷孕的問題
因為社會原因,現在很多女性結婚年齡較晚,不少30、40多歲的女性才要準備懷孕,超出了最佳生育年齡,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卵子質量問題。
隨著年齡增加,卵子出現老化,攜帶缺陷基因和染色體的概率增加,出現唐寶寶和畸形的發生率明顯增加。
另外,高血壓、先兆子癇、妊娠糖尿病在高齡孕婦中也更為常見。
為了更好的備孕,做身體檢查是最佳選擇。
孕前檢查項目有哪些?
1、體重等常規指標
檢查體重、身高、腰圍等身體常規指標,看是否有超重或者低體重的情況。
需要根據檢查結果計算身體指數(BMI),簡單的公式是:
體重(kg)除以身高(m)的平方
例如:50(公斤) ÷ 1.63²(163公分的平方) = 18.8
BMI的正常範圍是18.5-24.9,只要做到飲食均衡即可。
- BMI值在25-29.9範圍為超重
- BMI值超過30為肥胖
- BMI值超過40就是危險肥胖
只要超過25就需要通過控制飲食、加強鍛鍊控制體重。
BMI值低於18.5屬於體重過輕,需要通過加強營養、適當鍛鍊、注意休息增加體重。
2、各種疾病
傳染病的檢查
例如:乙肝(表面抗原、表面抗體、e抗原、e抗體、核心抗體)、丙肝、艾滋、梅毒等基本指標。
提前瞭解疾病情況,可以理性確定懷孕時間,還可以提前採取措施防止傳染給寶寶。
遺傳疾病檢查
檢查染色體情況,看有無遺傳疾病,一般3個月才能拿到報告。
特別是家中有唐氏兒家族史的、生過一個有缺陷的孩子的、胎停2次及以上的一定要做染色體檢查,防止出現胎兒畸形。
慢性疾病檢查
例如: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腎臟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免疫系統疾病。
瞭解這些疾病的情況,提前進行治療和控制,在身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再懷孕,懷孕後不至於發生妊娠綜合症,才不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。
炎症檢查
例如:牙疼、咽炎、胃炎、腸炎疾病,孕前是小事,懷孕後就會泛濫。
懷孕之後身體狀況會發生一些變化,孕前的一些小病在孕期就是致命的傷害。
孕期不能隨便用藥,但是這些炎症卻困擾著孕婦,讓孕婦寢食難安,胎兒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。
3、優生五項
優生五項是檢查孕婦患病後是否將引起子宮內胚胎感染引發流產、甚至造成先天缺陷或發育異常的病原體。
例如:巨細胞、風疹、弓形蟲、單純皰疹等優生指標的檢查,這些是近年來衛福部推廣的指標。
如果患有這些疾病,懷孕困難,懷孕後胎兒也會受到感染,引起發育遲緩、畸形、流產等問題,得不償失。
4、性激素
如果一年以上沒有懷孕,月經不調,醫生會懷疑性激素存在問題,就可能要進行性激素檢查。
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、黃體生成激素、雌二醇、孕酮、睪酮、催乳素等6項激素檢查。
要在月經期的第2天或者第3天抽血化驗最準確。
這些指標可以幫助醫生瞭解卵巢多囊、卵巢早衰等內分泌問題,根據情況做出適當的調節,調節正常後就能順利懷孕了。
5、營養狀況
孕期需求的營養比孕前有所增加,孕婦缺鈣、缺鐵是非常常見的現象。
據衛福部統計,孕婦的缺鐵性貧血率達到18.6%。
所以孕前需要檢查鈣、鐵、鋅等礦物質有無缺乏,在孕前就要做好調理準備,以免在孕期影響身體狀況和胎兒發育。
6、婦科檢查
例如:分泌物檢查、宮頸檢查、子宮環境檢查、卵巢檢查、輸卵管是否通暢。
輸卵管檢查就是輸卵管造影,既起到檢查作用又起到疏通作用。
很多女性因為輸卵管粘連,卵子無法順利排出而不能順利受孕。輸卵管造影也是一種射線檢查,檢查後一般3個月之後懷孕更加穩妥。
7、血型檢查
如果不知道血型,一定要進行血型檢查。如果女性是O型血,胎兒有發生溶血症的危險,會危及胎兒的生命健康。
在孕期要進行ABO溶血檢查,排除意外風險。
8、精子質量
精子質量也決定著懷孕的難易程度。
例如:精液數量、活動比例、酸鹼度、精子密度、畸形率、存活率等都需要進行全面檢查。
男性如果有少精症,出現的精子少,懷孕的機會就會降低。
男性的精子3個月就會更換一批,如果第一次檢查不理想也不要灰心,這可能與男性的心情、體能、飲食等有關係。
什麼時候進行孕前檢查?
一般建議在懷孕前6個月進行孕前檢查。
提前6個月檢查的主要原因:
- 一些檢查項目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健康,比如牙齒檢查可能用到射線、輸卵管造影屬於射線檢查。
- 一些項目出報告的時間很長,比如染色體檢查,要3個月之後才能拿到報告。
- 如果體重不達標、患有疾病,還需要時間進行調理和治療,至少也要幾個月的時間。
- 如果沒有乙肝抗體,注射疫苗需要在1、3、6個月時進行,還要進行抗體檢查,花費的時間也不短。
所以,提前做好懷孕的準備,記得生小孩不能急於求成。
不是所有的檢查都要做
上面所列舉的檢查是適合所有人的檢查,但是並不是所有備孕的夫婦都要做這些全部項目的檢查。
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項目:
- 如果家族中沒有遺傳疾病、沒有唐氏兒,可以先不進行染色體檢查。
- 如果從來沒有口腔問題,也不需要進行嚴格的口腔檢查。
- 如果從來沒有試孕過,備孕時間不到一年,也沒必要做輸卵管檢查。
總結
孕前檢查有助於提高懷孕速度和懷孕機率,甚至提升懷孕的環境,讓寶寶在入住肚子前就高人一籌!
一般懷孕前,要提前思考3個問題:難以懷孕的原因、停胎的原因和年齡是否適合生育。
也建議所有備孕的夫婦們,提前至少6個月進行檢查。
檢查的項目主要有8項,但不是全部都需要檢查,要看家族史和個人情況,經過醫師評估後選擇最需要的檢查項目。
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所有準媽媽和準爸爸們,順利通過各項檢查,根據情況調理身體和生活習慣,迎接好孕吧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