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Healthline在2019年4月23日的報導,棗子又名紅棗、乾棗、棗子,起源於中國,已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,自古以來就被列為「五果」(桃、李、梅、杏、棗)之一。
棗子的開花期在4~5月,結果期在7~9月。紅棗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胡蘿蔔素、B族維生素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P以及鈣、磷、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。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,有維生素王之美稱。
棗子的營養功效
棗子不光是甜美食品,還是治病良藥。棗子性味甘平,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,是健脾益氣的佳品。棗子可以治療脾胃虛弱、氣血不足、失眠等症。根據藥理研究,棗子有保護肝臟、降低血脂等作用。
1、健脾益胃:
脾胃虛弱,腹瀉,倦怠無力的人,每日吃紅棗七顆,能補氣健脾胃,達到增加食慾,止瀉的功效;棗子也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,嘔吐等症狀。
2、補氣養血:
紅棗為補養佳品,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,滋潤氣血。台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,黃耆,枸杞,能提升身體的元氣,增強免疫力。
3、養血安神:
女性躁郁症,哭泣不安,心神不寧等,服用紅棗可起到養血安神,舒肝解郁的功效。
4、緩和藥性:
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,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,並保護脾胃不受傷害。
4類人最好少吃或不吃棗子
專家介紹說,棗子雖然味甘、無毒,但性偏濕熱,故不能多食,尤其內有濕熱者,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、胃脹等不良反應。
1、痰濕偏盛者
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、口甜或口中發膩、食慾不振,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,嚴重者會伴有頭暈、惡心、嘔吐、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症狀。棗子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,使得痰濕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,進而加重上述不適。這種體質的人更適合吃薏仁、紅小豆、山藥、絲瓜等健脾利濕的食物。
2、容易上火的人
這類人體質偏熱,經常出現便秘、口臭、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症狀,而棗子的性味甘溫,偏於溫補,若大量食用,猶如火上澆油。
3、感冒初期患者
感冒初期,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,若此時食用棗子,其黏膩的性質可能使得體內的病邪難以驅除,不利於恢復。
4、糖尿病患者
棗的含糖量較多,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,病情加重。因此,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棗子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