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是生命之源,我們身體有70%是由水構成的。因為水的存在,食物得以消化,營養得以輸送,血液得以循環。因此,每天喝水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。那麼你知道在什麼時間喝水才合適?在什麼情況下又不能大量喝水嗎?
根據The Guardian在2020年7月16日的報導,主要在這8個時間段,喝水是比較合適的,但也不是絕對的。
醒來的時候
為了迎接新的一天開始,你應該在醒來的時候喝一杯水,因為空腹喝水對你的身體內外都有好處。清晨的那杯水不僅可以讓您的大腦和身體從睡眠模式中快速啟動,還可以清除一夜之間在體內的循環系統中積累的任何毒素。當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那杯水時,就是在清潔和淨化身體內部。
飯前喝水
飯前 30 分鐘喝一杯水,以幫助消化並控制熱量攝入。水有助於為進入的食物做好腸道準備;水可以喚醒味蕾並滋潤胃壁,這樣脆的或酸性的食物就不會感到不舒服。飯前喝水還可以防止暴飲暴食。
鍛煉前後喝水
基於我們身體的體液水平,我們可能需要在去健身房前喝一杯或多杯水,以防止鍛煉期間脫水。鍛煉時要保持身體水分充足,但宜避免攝入過多。鍛煉後,重要的是要喝大量的水,以補充因汗水和濕氣而流失的水分。
洗澡前喝水
洗澡前喝一杯水有助於降低血壓。而且應喝溫水,以促進血管擴張,降低血壓。此外,此時飲水會稀釋體內的鈉含量,這進一步有助於降低血壓。
睡前喝水
睡前一小時將幫助補充睡眠期間流失的任何體液。如果我們在睡覺和睡覺前充分補充水分,則可以降低心髒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,因為脫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。心髒病發作的主要時段是在早上,因為失水導致血液變稠。
累了就喝水
感到疲倦時喝一杯水有助於增強大腦的活力。由於我們的大腦的75%是水分,因此在感到睏倦時喝一兩杯將有助於補充腦中的液體平衡,並增強認知功能。
接觸細菌時喝水
如果你身邊有生病的人,請比平時多喝一點水,以幫助帶走體內可能感染的細菌和病毒。水分充足的身體會刺激循環,移動細菌和病毒,這樣它們就不會在我們的體內定居和繁殖。
生病時多喝水
當生病時,需要喝大量的液體,特別是水,才能好起來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