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方法,刷牙的目的在於清除牙面和牙間隙的菌斑、軟垢與食物殘屑,減少口腔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,防止牙石的形成。
但是,根據高露潔的報導,如果刷牙方法不適當,不但達不到刷牙的目的,反會引起各種不良後果。不適當的方法引起的軟組織損傷,最常見的是牙齦組織的萎縮,引起牙體硬組織的損傷多為磨損及頸部楔狀缺損,並由此而引起的牙頸部敏感。
正確的刷牙方式分五個步驟
第一步:刷門牙外側
刷毛應與牙齒、牙齦成45度角,以畫小圓圈的方式活動。
第二步:刷門牙內側
同樣成45度角斜放,上排牙齒向下,下排牙齒向上提拉輕刷。
第三步:刷牙齒咬合面
將牙刷傾斜,與咬合面垂直,前後短距離顫動輕刷。
第四步:刷牙齒內側面
將牙刷竪起來,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縫上下以小圓弧刷動。
每次刷兩到三顆牙,反復旋轉、按摩8~10次,可多角度地對牙齒和牙齦進行全面清潔。
第五步:輕刷舌頭表面
由內向外輕輕去除食物殘渣及細菌,讓口氣保持清新。
一些人,只刷外面,不刷裡面,實際上牙齒裡外都要刷到。
刷牙小貼士
- 牙刷一定要選擇小刷頭、軟毛的;
- 刷牙水以35℃~36℃為宜,能減少刺激,以免引起出血,甚至出現牙齦萎縮、牙齒鬆動等現象;
- 刷牙時間不能少於2分鐘;
- 牙刷應該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。
總結
刷牙方法不正確,力量過大的話會對牙體硬組織造成不可逆的破壞,如牙頸部「楔狀缺損」,也可對牙齦軟組織造成傷害,致牙齦萎縮等。刷毛過硬或長期不更換牙刷都會對你的牙齒和牙齦造成損傷。
延伸閱讀: